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jiang8-8-8-8的博客

游刃于博海诗文之间、虚心创作美文共享、汲取青年人之灵气、学古人之大气,共进同勉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一位文学痴迷者,集一生之经验,不断探索新文学的发展,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创作中去。

但愿土地污染早日改变  

2013-06-19 11:00:41|  分类: 时评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作者:夕阳余晖

作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河流之一,莱茵河被称作是成就欧洲文明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。莱茵河流经瑞士、德国、法国、卢森堡、荷兰等9个欧洲国家,是沿途国家的饮用水源。然而,正是这样一条在上世纪50年代初还清澈见底,可以游泳、钓鱼的饮用水河流,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期,竟然一下子变成了“欧洲下水道”、“欧洲公共厕所”。

原因是,由于德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工作,大批能源、冶炼企业同时向莱茵河抽取工业用水,同时又将大量工业废水排进河里。莱茵河水质因此而急剧恶化。在莱茵河水污染最严重的上世纪70年代,城市附近的河水中溶解氧几乎为零,鱼类完全消失。

被迫无奈之下,包括德国在内的莱茵河流经国家决定,对莱茵河进行治理。虽然经过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,莱茵河恢复了当年的美丽风采。然而,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惊人的,对莱茵河途经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影响更是永远难忘的。

显然,莱茵河留下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环境问题于中国,也是一个可以从莱茵河事件上找到许多启迪的地方。除长江、黄河等河流之外,今天中国的耕地,同样遇到了类似莱茵河一样的问题。

据媒体报道,数据显示,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,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/6,防治形势十分严峻,并且还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。据估算,如果对这些耕地进行修复,需求资金将要数万亿元。再加上我国目前土壤污染底数不清、土壤修复相关法律和标准缺失,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任重道远。

据悉,早在2006年,国家环保部与国土资源部就组织了一项耗资10亿、为期3年的全国性土壤污染调查,遗憾的是,迄今为止,调查结果都没有公布于众。

调查结果迟迟不对外公布,要么是调查的组织工作没有做好,没有一个相对可信、可靠的调查结果,要么是调查的结果实在太糟,不便对外公布。

不管是否愿意对外公布调查结果,有一点可以肯定,那就是耕地被重金属污染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,且污染的状况在不断恶化。这也意味着,我国的耕地正面临着与莱茵河一样的格局和现状。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治理和修复,并确保不受到新的污染。那么,再过若干年,中国的耕地将难以满足居民生活和生存的要求,甚至会成为伤害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工具与手段。

即便采取治理和修复措施,其代价也已经相当大了。只是,如果再不治理与修复,不仅会代价更大,而且会出现无法治理与修复的问题,这才是更可怕的问题。

民以食为天,如果粮食安全都没有保障了,还有什么其他安全可言呢?更别说提高生活水平与质量了。问题在于,耕地被重金属污染,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一个必须克服的难关,一个必须攻克的难题。

而要解决这道难题,依靠农民显然是不行的,也是没有解决的能力和条件的。一方面,到底哪些耕地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,哪些没有,哪些受污染的程度大,哪些受污染的程度低,只有经过全面细致的调查才能清楚;另一方面,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,也只有权威机构经过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才能知道。

所以,对全国的耕地受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和摸底,是最为紧迫的问题。而且,调查必须到位,而切不可能象2006年一样,没有结果。

在此基础上,制定治理修复和预防相结合的办法与措施,避免出现边治理、边污染的现象,从源头上控制好耕地的重金属污染问题。

总之,切不可让莱茵河问题在中国的耕地管理上再现。

第243期:北极争夺战

 2013-05-25


但愿土地污染早日改变 - 夕阳余晖 - jiang8-8-8-8的博客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5)| 评论(9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